22岁重返大学怎么看都有点晚了,更何况还是打了一年职业联赛后重返校园。放弃600万顶薪和核心地位,选择和大学生一起打球,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,都说职业球员吃青春饭,短暂的打球时光用在象牙塔是不是一种浪费呢?
这个问题林葳现在还无法回答,对一个只要点点头就能年入百万的年轻人来说。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弃CBA、发展联盟以及澳洲NBL联赛,选择加盟NCAA一定有他必须去的理由。
林葳的终极目标是冲击NBA,以结果为导向分析不难发现,林葳如果想冲击NBA就必须留在海外打高水平联赛才有可能,这么看CBA是第一个被排除的选项,继续打CBA对林葳达成梦想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成为掣肘因素。
排除CBA后,林葳的选项就变成了发展联盟、欧洲二级联赛、澳洲NBL联赛以及NCAA。欧洲二级联赛和CBA情况差不多都和终极目标相去甚远,所以林葳的选择只有发展联盟、NBL联赛和NCAA。
发展联盟薪水低遍地独狼,内卷到疯癫的比赛环境只适合两种人,一种是独狼中的狼王,得分能力超群能压制所有人,另一种就是类似卡鲁索那种剑走偏锋的3D球员。扪心自问,林葳类似前者但做不到压制,和后者一点边都不沾。发展联盟这种独狼联盟真心不适合林葳。至于NBL联盟是个选择,但前提是没有NCAA可选的情况下。
为什么是NCAA?首先NCAA也能赚钱,NIL政策执行后,NCAA球员也能利用姓名、形象和肖像赚钱,只要有能力各种代言接到手软,明星大学球员年收入甚至也能突破2000万!美国有很多华人,只要林葳在NCAA能打出名气,就能得到华人企业追捧,以CBA现在的顶薪水平,林葳一年赚200万就能比在国内拿得多。而200万年收入对现在的NCAA球员来说并非难事。
其次NCAA的篮球更纯粹,教练更注重对球员基本功、技战术理解的打磨。在NCAA林葳能提升个人防守,丰富进攻手段。这方面他可以参考王俊杰在旧金山大学的情况,打了两年NCAA,哪怕在大学只是一般水平,再打亚洲杯也是降维打击。如果林葳能像王俊杰一样成长,他就有机会改变郭士强的想法进入国家队。
能赚钱还有机会变得更强,22岁还能涨球的林葳选择NCAA可以说思虑深远。接下来就看他能否坚持下来了。
水晶宫主席:如果世界上还有正义,我们就应该获得欧联杯席位